“十四五”以来,我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超过430万人
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1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全省人社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主线,全力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十四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超过430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86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过1200万人,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稳定在9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
就业一头连着家庭、一头连着社会,既是家事、更是国事。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丁伟介绍,“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着力稳岗位、促供需、提技能、优服务,全力以赴让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2023年、2024年,河北省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石家庄市、张家口市先后入选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城市。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河北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累计开展补贴性培训304.5万人次,着力破解“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问题。助企稳岗进一步加力。我省打出资金补贴、稳岗扩岗、担保贷款等政策组合拳,累计支出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61亿元,发放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70亿元,减征失业保险费239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人社惠农贷”等低利率政策性贷款2682亿元,让经营主体坚定信心、轻装上阵。就业服务进一步提升。我省加快建设小而精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因地制宜建成了367个零工市场,实现县区全覆盖。
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持续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社保制度更加完善。河北省全面落实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不断扩大职业年金、企业年金规模,建立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十四五”期间,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513万人,较“十三五”末增加229万人,参保率由94.5%提高到96%以上。全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30万人、1175万人,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201万人、106万人。基金家底更加厚实。“十四五”期间,全省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分别达到1566亿元、164亿元、88亿元,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39%、24%、147%。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坚持将人才工作与重大战略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协同谋划,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健全“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人才引育有实招。河北省累计建成博士后工作平台341家,组建京津冀等5个技工教育联盟,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371个,全省技能人才总量从“十三五”末的892.9万人增长到2024年的1332.9万人,2025年年底预计达到1430万人。尊才爱才有氛围。我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功举办两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加大优秀个人和单位奖励力度。“十四五”以来,我省有2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40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0人获得“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称号。
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加强源头预防、系统治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用心用情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让劳动者的工作更体面、更舒心。
协调机制更加完善。河北省健全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京津冀区域和谐劳动关系试点。目前,全省50家企业、5个工业园区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单位”称号。调处化解更加高效。“十四五”以来,我省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7.7万件,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9%以上,稳居全国前列。
公共服务是落实人社政策的重要载体,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十四五”以来,河北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紧跟数字化浪潮,不断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效能,把群众的小事看大、远事看近、实事办好,让老百姓多了舒心笑容、少了操心烦恼。
社保卡“一卡通”创新突破。河北省坚持社保卡“协同立法+场景建设”同步推进,与北京、天津联动完成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协同立法,推动实现44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6.4万余家医疗机构就医费用“一卡通结”、3900多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24家博物馆“一卡通览”、193家图书馆“一卡通阅”。目前,京津冀基本实现“人手一卡”。我省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达到92.3%,居全国第四。
数字人社建设创新推进。河北省建成全省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八统一”的标准化服务体系,规范人社服务事项365个,减少办事环节108个,精简证明材料64种,让企业和群众“进一门,能办人社所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