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贸信息 >

河北17个项目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将获大力扶持!

作者:useradmin 来源:未知 发表日期: 2018-05-25 11:21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包括德州扒鸡、东阿阿胶、宜兴紫砂陶、景泰蓝制作技艺在内的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涵盖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等14个门类。其中,河北的定兴京绣、大名草编等17项传统工艺入选。

什么是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旨在选取并重点支持一批具备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推动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案例,带动全国范围内传统工艺的发展和振兴。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为抓手,加大对列入项目,尤其是贫困地区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督促各地对列入项目着手制定振兴方案,落实振兴措施,以列入项目为重点,推动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

河北入选的17个项目都是啥?赶紧来了解一下!

●京绣

分布地区:保定定兴县

定兴京绣

京绣又称宫绣,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也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明清时期开始大为兴盛,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高雅。定兴京绣是京绣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从清代传承至今,定兴京绣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京绣的用料极其考究。绣布非丝绸不选,绣线非蚕丝不可。京绣有三大特点:齐、平、亮,即线条整齐,绣法平整,色彩靓丽。

●传统棉纺织技艺

分布地区:邯郸魏县、肥乡区

传统棉纺织工艺

中国传统纺织技艺历史悠久,自7世纪棉花从印度传入后,中国纺织业即由麻纺转为棉纺。到元代,在黄道婆纺织技术改革的影响下,河北魏县、肥乡等地的纺织业逐步发展兴盛起来,用土布裁制的衣被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威县土布纺织技艺

分布地区:邢台威县

威县土布

威县土布纺织工艺形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土布纺织工艺是威县劳动人民长年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它保留发展了中国传统和纺织枝术,承载了自元末明初以来各个时期的科技、艺术、民俗、信仰等传统文化信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研究中国纺织技术的发展脉络有着重要作用。

●大名草编

分布地区:邯郸大名县

大名草编

草编起源于南唐,兴盛于北宋年间。大名草编是大名县的传统草编工艺品。大名草编有服饰、提袋、茶垫、坐垫、地席、门帘、果盒、纸篓、拖鞋以及用麦草和草辫制作的装饰画、装饰盒等。

●广宗柳编

分布地区:邢台广宗县

广宗柳编

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技艺,广宗县柳编技艺源于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特点是用柳条编制成家用器具、工艺品等。柳条砍下后趁湿捋去皮,在阴凉处放置几天,具有柔韧性以后方能编制各种制品。

●固安柳编

分布地区:廊坊固安县

固安柳编

固安县素有“柳编之乡”的美誉。柳编是固安的传统手工艺技术。早在明代永乐年间,当地农民就开始杞柳的种植和柳器的编织,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清初,民间编织的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笸箩等产品,技术精巧,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远销京、津、苏、奉诸大商埠。到了清末,柳编产品发展到上百种。

●曲阳石雕

分布地区:保定曲阳县

曲阳石雕

曲阳石雕的历史可追溯到汉朝,唐时曲阳成为中国北方汉白玉雕像的发源地及雕造中心。曲阳大理石储量大,质地洁白晶莹、经久耐磨,是石雕的优质原料。曲阳石雕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

●景泰蓝制作技艺

分布地区: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

大厂景泰蓝

大厂景泰蓝制作技艺起源于1840年以后,原本属于清朝皇家御用的技术受战乱影响落到民间,大厂一带随之兴起多家景泰蓝作坊。大厂景泰蓝制作技艺有着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选用优质原材料精工细作,进一步拓展、丰富了内容形式和制作技艺。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分布地区: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

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为我国特种工艺之一,即将金、银、铜拉成丝,运用各种技法制成各种首饰、器物等装饰品。

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可上溯到汉代,从赵家沟古墓群出土的装饰盒等文物中,花丝镶嵌工艺已初露端倪。明代波斯人随永乐皇帝北迁,定居大厂,带来了传统的波斯图案和手工技艺,与当地的花丝镶嵌技术相结合,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明清两代大厂花丝镶嵌被指定为专供品。

●蔚县剪纸技艺

分布地区:张家口蔚县

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源于明代,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传统民间艺术。蔚县剪纸的制作工艺在全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这种剪纸不是“剪”,而是“刻”。

蔚县剪纸吸收了河北武强木版水印窗花以及河北雕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特色,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用小巧锐利的雕刀手工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逼真,色彩对比强烈,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丰宁满族剪纸技艺

分布地区: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

丰宁剪纸

丰宁满族剪纸从内容上可分为吉祥剪纸,花鸟鱼虫剪纸,山水风光剪纸,人物、盆篮碟盘瓶、瓜果、动物、花字剪纸等类。由表现形式看,它包括单色剪纸(红、白、黑等)、点染剪纸、填色剪纸、复色组合剪纸等品种。

●武强木版年画绘制技艺

分布地区:衡水武强县

武强年画

木版年画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武强县是著名的民间年画之乡。武强木版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其丰富的内容是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武强年画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

●衡水内画绘制技艺

分布地区:衡水市

衡水内画

衡水内画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是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其工艺精妙异常,“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如同鬼斧神工,被外界认为不可思议。冀派内画的艺术特点是风格多样、布局巧妙、立意深远、造型准确、精皴细染、色彩典雅,不仅有以国画色为主的国画类型画种,而且还有国画色和油画色结合的表现手法,摹拟多类型多画种的各种画面效果。

●磁州窑烧制技艺

分布地区:邯郸峰峰矿区

磁州窑

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一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中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定瓷烧制技艺

分布地区:保定曲阳县

userid137139time20061128104217

定瓷始于唐,兴于北宋,失于元,是北方大地上繁衍几代而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因曲阳古时属定州辖区,故名“定瓷”。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中,唯定窑以装饰见长。定窑最早用覆烧法烧制瓷器,是陶瓷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定瓷在宋代影响力最大,被称为“天下第一瓷”。其胎质坚密、胎薄细腻、釉色透明、彩色莹润。定瓷以白定为主,曾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说。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

分布地区:邢台市

邢窑白瓷

邢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唐代著名的瓷窑,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是隋唐时期七大名窑之一,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邢窑主要生产白瓷及其它釉色瓷器,与南方越窑形成“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邢窑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邢窑白瓷的制作工艺,经专家研究试验已摸索探究出来,并在其主要产地临城县被仿制成功,千年名瓷重新放出迷人的光彩。

●易水砚制作技艺

分布地区:保定易县

易水砚

易水砚是汉族传统名砚。相传始于唐代,砚石取自易水河畔一种色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岩。天然点缀有碧色、黄色斑纹,石质细腻,柔坚适中,色泽鲜明。易水砚因材造型,以型定名,艺人因材施艺,精心设计,巧用砚石,刀法精湛。千百年来,易水砚以其悠久的历史、天赋的优等石料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名扬天下,在中国博深精美的砚文化艺术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河北新闻网综合 编辑赵丽肖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